近日,一份北京大学数学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去向统计数据,引发广泛热议。
这份表格显示,北大数院2025年共有本科毕业生213人,其中:109人国内升学,占比51%;66人出国深造,占比31%;6人创业,占比3%;32就业,占比15%。
选择就业的32人中,有15人从事教育事业,这15人除了部分是到西安高新第一中学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等顶尖中学任教外,其余都去了教培机构,主要是用自身的数学知识和竞赛经历去当数学竞赛教练。
看到这份数据,很多网友都惊呼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太难了,也有不少人表示“有点砸北大数院的招牌”。
为什么会这样说呢?论数学学科,北大在国内高校中是毫无争议的第一。这不仅仅是因为早在1919年北大就设置了数学系,是其第一系,也是全国最早开设数学系的高校,更是因为自开系以来,北大数院名师云集、人才辈出,现在每年大半的奥数金牌得主,多半都选择北大,比清华还多。
北大+数学,历来都是高质量就业的保证,往年都是金融巨头、互联网“大厂”争相抢夺的对象,因为这些领域需要精通数学算法的人才,而北大数院的毕业生无疑是最顶尖的那一批。
今年进入金融、互联网行业的这么少,从事教培的比例这么高,大大超出了大家的意料,尤其是觉得做教培远没有在投行、“大厂”高大上,觉得“浪费”了。
实际上,北大数院本科毕业生扎堆涌入教培行业,当数学竞赛教练,既是明智的选择,也是经济大环境的必然。
近几年经济不景气,投行和“大厂”也不再“财大气粗”,纷纷削减冗员,招人需求一减再减,并且招聘要求也提高了。以前是本科以上,现在看到本科简历直接刷掉,硕士研究生起步。
北大数院的本科毕业生虽然基本上都是国集、奥数奖牌得主,但学历不达标,想进投行和“大厂”几乎不可能。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会有82%本科毕业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反观当数学竞赛教练,才是最对口且最容易赚钱的。
关注高校招生政策的读者应该知道,现在985高校的本科新生中,“纯高考生”的比例是越来越少了,通过“特殊通道”招进来的越来越多,即便不是“特殊通道”,一些专业会优先录取数学、物理高考成绩高的考生。
以清华北大2025级本科新生数据为例,今年清华的特殊招生录取1805人,占了48.78%;北大特殊招生录取1584人,占了50.8%。其中:清华竞赛保送录取97人、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录取约100人、数学英才班录取约30人;北大竞赛保送录取120人、数学英才班录取约100人。
仅清华北大这两所国内最顶尖高校,通过数学竞赛这条赛道选拔录取的本科新生就超过了200人,相信其他名校因为数学特长被选拔录取或保送的也不在少数。
通过数学竞赛这条“特殊通道”让孩子进入清北等名校,成为很多家长“鸡娃”的首选路径,从而催生了数学竞赛教练的庞大需求。
北大数院的本科生大多数都是通过数学竞赛进入北大的,本科毕业后用自身的数学知识和竞赛经历去当数学竞赛教练,绝对的专业对口,且素质绝对够硬。
另外,当数学竞赛教练,也是妥妥的高收入,时薪500-800元,月薪轻松超多数“大厂”。并且当数学竞赛教练没有投行和“大厂”的苛刻KPI,也不用动辄996、715,论专业性、权威性,自己也是毋庸置疑的,家长也指手画脚不出个所以然来。综合来讲,工作相对也轻松多了。
所以说,北大数院的本科毕业生去搞教培,并不是“屈才”或者“掉价”,而是人才的正常流动,并且就业口径还相当专业对口。
有了这些科班出身的顶尖人才的加入,相信可以培养出更多数理方面的顶尖人才,成为将来国家数学、科技乃至金融、互联网等领域发展的有生力量。
对于这件事情,你有什么想说的?欢迎留言评论。
佳成网-佳成网官网-重庆线上配资-最大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