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别扯那些虚的了,这届全运会女排的剧本,在我这儿早就写好了:决赛,河南对江苏。
其他的,都是给这场“神仙打架”暖场的开胃小菜。
这根本就不是两支球队的较量,而是两个时代符号的终极碰撞。
一个,是背着整座河南大省的希望、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把队伍从泥潭里拖出来的朱婷;另一个,是享受着排球纯粹快乐、在王者之师里挥洒自如的张常宁。
这俩人,一个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,一个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。
你瞧瞧天津队赛点那个球,朱婷那记单脚起跳的后三,身体都快拧成麻花了,手腕还能那么稳,球砸下去跟炮弹似的。
没练到人球合一的境界,那动作做出来就是个笑话,但在她手里,就是艺术。
这已经不是技术了,这是肌肉记忆和球商的完美融合,是她扛着队伍往前走的执念。
她不是在打球,她是在拼命,要把河南女排这四个字,亲手刻在冠军奖杯上。
再回头看江苏那边,张常宁简直就是球场上的精灵。
打云南,全队23分领先,她一个鱼跃冲到六号位把一个必死之球给捞了回来,那姿态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自由人附体。
更绝的是对四川,那记用脚把球垫起来,然后没事人一样起身就是一个拦网得分,这操作骚得简直不讲道理!
她脸上没有朱婷那种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悲壮,更多的是一种“老娘玩得就是开心”的松弛感。
这两种巅峰状态,哪个更可怕?
还真不好说。
朱婷是把整支河南队拧成了一股绳,她身边的两个边攻手,现在打球的影子都越来越像她,高举高打,势大力沉。
再加上前国手王思敏这个自由人,简直是给河南队的后防装了个GPS,防守覆盖面积大了不止一圈。
三连胜,你以为是偶然?
那是朱婷这个“外挂”给全队注入的强者基因。
可江苏呢?
人家根本就不需要什么“外-挂”。
除了张常(常)宁,龚翔宇和刁琳宇这两个老将的状态好得发烫,几个小队员也是肉眼可见地在涨球。
江苏队打球,你看不到那种一个人扛起所有的悲壮,看到的是一种水银泻地般的流畅。
每个人都是体系里的一环,不多不少,刚刚好。
她们的强大,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恐怖,不知不觉间就把你给磨死了。
所以,很多人都觉得,河南和江苏的对决,就是提前上演的冠亚军决赛。
我也这么觉得。
但这中间,还隔着一道坎,一道河南队必须自己迈过去的坎——北京队。
说白了,河南队现在打得顺风顺水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朱婷这个点太无解,对手根本没法防。
但排球终究是六个人的运动,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,一切都得靠自己亲手去拼。
北京队可不是什么软柿子,她们的拦防体系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。
河南队能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,才是检验她们是不是真有冠军相的试金石。
这场球,考验的不是朱婷能拿多少分,而是当朱婷被重点限制时,河南队的其他队员能不能站出来。
那两位“小朱婷”们,能不能在关键时刻把球砸下去?
副攻的拦网能不能顶住压力?
这才是决定河南队上限的关键。
如果河南队能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迈过北京这道坎,那她们才算真正完成了蜕变,才有了和江苏掰手腕的底气。
当然,从一个球迷的角度,我私心是希望河南能赢的。
因为我太想看到朱婷和张常宁,这两位中国女排白金一代的绝代双骄,在全运会的最高舞台上,进行一次宿命般的对决了。
那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负,更像是一个时代的交接仪式。
所以,剧本已经写好,舞台也已搭就。
河南队,你们的“期末考试”来了。
先过了北京这一关,再来和江苏谈笑傲江湖的事吧。
咱们这些吃瓜群众,就搬好小板凳,备好瓜子汽水,等着看好戏就完事儿了。
佳成网-佳成网官网-重庆线上配资-最大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