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凯 张泽牧 通讯员 熊向华 吴尚泽
8月28日上午,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牛扎坪村的初小田乡村振兴示范园热闹起来。红砖墙外挂着摩登招牌,推开木门,热带绿植缠绕着白色拱形廊柱,空气中飘着焦糖的香气——宜昌首个摩洛哥风情餐厅开始试营业了。
“这不是国外!是我们村自己的西餐厅!这里的窑烤披萨可香了!”村民张大姐举着手机拍个不停,镜头里,屋外种植着仙人掌;屋内,帅气的小哥哥正在厨房里烤制披萨,衣服上印着“初小田”的卡通logo。
谁能想到,这里曾经是采石场的老磅站,让它“变身”的人,是五峰80后唐龙寒。在武汉糕点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,他参与过多个连锁甜品品牌创立,从配方研发到门店运营,早已是圈内公认的“甜品牛人”。
镜头前,他总说自己心里藏着个“田园梦”:“想把城里的好味道带回村里,也让村里的好东西走出大山。”
去年,唐龙寒带着团队回到宜昌,一眼看中了牛扎坪村闲置的老磅站。“这里挨着葛洲坝,去中心城区也只要10分钟,周末来郊游的人越来越多,老建筑改造一下,既有特色又能带动人气。”今年正月,他设计规划,把摩洛哥风情和乡村元素揉在一起:院子里种上热带植物,用石块垒出造型,顶上挂起布幡,人工瀑布依山而建。
牛排、黑松露蛋糕、蘑菇汤、榴莲披萨……试运营当天,众多市民前来打卡。家长带着孩子在体验区吃各种美食,年轻人举着刚做好的牛轧糖拍照,还有人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,点一份摩洛哥风味小吃,配着现磨咖啡慢慢尝。
“能玩又能吃,周末又多了个好去处!”从宜昌市区来的游客周女士,一口气点了一桌美食,还预约了下周的亲子活动。
唐龙寒正在处理餐厅订单
唐龙寒的心思不止于此。“外面是西餐厅,里面还藏着一个观光工厂,工厂里的‘主角’是为牛扎坪村量身打造的牛轧糖。”唐龙寒说,观光工厂将于10月投产,车间用全透明玻璃打造,游客能近距离看牛轧糖制作全过程,还能亲手体验搅拌、塑形、包装。
“藏”在餐厅中的牛轧糖生产线
和普通牛轧糖不同,“初小田”牛轧糖原料里藏着乡村振兴密码——花生是村里农户种的,红薯、土豆也从周边田里收,“我们采用‘公司+基地+工厂+农户’模式,农户种的农产品直接送工厂,不用愁销路。现在村里已有十几户农户跟着种花生,每户一年能多赚几千元。”
他还联动周边的农家乐,把消费场景串起来,“游客来这里,能吃甜品、玩手工、逛村子,还能去周边体验窑烤、摘水果,让大家愿意来、留得住,才能真正帮乡亲们拓宽致富渠道。”
佳成网-佳成网官网-重庆线上配资-最大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